晚入药谷 - 清,吴雯清

清鸾峰下步迟迟,为访幽居足已疲。
穿壑板桥惊欲坠,隔林茅屋望犹疑。
桃源旧径依津间,药孤楼傍石窥。
仅有残僧相对晚,寒潭清啸少人知。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漫步山间、探访幽居的诗。诗中通过对诗人步履艰辛、穿行山谷、探访幽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 首句“清鸾峰下步迟迟,为访幽居足已疲。”便直接点明了诗人探访幽居的行动和目的。鸾峰,即鸾峰山,是诗中描绘的主要地点,诗人漫步其下,步伐缓慢,显然是在仔细欣赏山间的美景,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幽居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穿壑板桥惊欲坠,隔林茅屋望犹疑。”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穿行山谷的情景。在狭窄的山谷中,木板桥摇摇欲坠,令人惊心动魄;隔着树林,可以看到茅屋般的住所,让人疑心是否真的存在。这里通过惊心动魄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山谷的幽深和神秘,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敬畏。 “桃源旧径依津间,药孤楼傍石窥。”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探访的幽居环境。这里的环境像传说中的桃花源一样,有一条旧时的小径通向那里,旁边有孤独的楼阁依石而建。这样的描绘给人一种远离尘世、超然物外的感受,体现了诗人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 “仅有残僧相对晚,寒潭清啸少人知。”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探访幽居的结尾。只有一位残缺的僧人在晚间与诗人相对,他们在寒潭边发出清脆的啸声,这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引人注意。这里的残僧和寒潭清啸,都给人一种宁静、孤独的感觉,这也正是诗人所向往的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漫步山间、探访幽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精妙的比喻,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