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登会稽山 - 唐,孙逖

稽山碧湖上,势入东溟尽。
烟景昼清明,九峰争隐嶙。
望中厌朱绂,俗内探玄牝。
野老听鸣驺,山童拥行轸。
仙花寒未落,古蔓柔堪引。
竹涧入山多,松崖向天近。
云从海天去,日就江村陨。
能赋丘尝闻,和歌参不敏。
冥搜信冲漠,多士期标准。
愿奉濯缨心,长谣反招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和隐逸。作者通过描绘稽山碧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喜爱。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稽山碧湖上,势入东溟尽”,描绘了稽山碧湖的壮丽景色,山势如入海一般气势磅礴,令人惊叹。 颔联“烟景昼清明,九峰争隐嶙”则进一步描绘了湖边的景色,烟雾缭绕,阳光明媚,九峰争奇斗艳。 接下来的诗句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望中厌朱绂,俗内探玄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渴望摆脱官场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野老听鸣驺,山童拥行轸”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山间与村民、山童相处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能赋丘尝闻,和歌参不敏”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隐逸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诗歌创作方面的谦逊和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隐逸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诗歌创作方面的谦逊和敬畏。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也是一首表达作者内心世界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