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园中风物水中亭 -
元,马熙
园中风物水中亭。
消得两娉娉。
浊酒卷荷倾。
早洗尽、筝声笛声。
四堤晴柳,一天花气,付与晚山青。
飞絮挟云轻。
任膝上、瑶琴自横。
这是一首清新优美的七言绝句,表现了诗人对园中风物水的喜爱之情。
首句“园中风物水中亭”,首先给读者以如临其境的感觉,自然界的和风拂面、花香柳绿和圆中亭台倒影映入清清流水中,一派生动、幽雅、清静甚至有点优美的人间仙境般景象。这就是开头一句为读者所描绘的园中景象。此情此景直使人陶醉。
第二句“消得两娉娉”,则从“风物”二字引起,展开想象。用娉娉倩女的风姿,来比拟园中风物之美,给人以清新之感。同时“消得”一词,是此诗的诗眼,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园中景物——亭台、荷花、卷荷、筝笛、柳絮、晴空、花气等的高度欣赏和喜爱之情。
第三句“浊酒卷荷倾”承上句“荷花”而来,但却是略作转换,另起一意。诗人用“浊酒卷荷倾”来表达自己当时愉悦的心境。“浊酒”说明诗人当时酒酣耳热,已进入醉乡,“卷荷倾”三字极富动感,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当时把酒临风,乐而忘形,一方面又借以形象地描绘出酒后倾耳以闻窗外荷香之乐的情景。这四句诗简炼地描绘了园中晚夏风光,同时又把自己的主观感受融入其中。
末句“四堤晴柳,一天花气,付与晚山青”,既凝练地点染了整个园中暮夏晴空之柳的苍翠欲滴,含蕾待放的花儿洋溢的香气之美,同时又真实地表现了夕阳西下后夜幕降临时的静谧与和谐,还着意暗示出作者流连忘返、欲去不忍的心理。使读者仿佛看到诗人置身亭台之上,面对四周柳绿花红之景,早已陶醉其间而不能自拔的情景。这句不仅表达了景色的美好和静谧,还表达了诗人对园中风物的喜爱之情。
最后一句“飞絮挟云轻”,写暮春时节轻盈的柳絮挟着春云一起飘浮荡漾的优美形象,也表达了春去之后风絮无踪的迷惘和惜春之情。“任膝上瑶琴自横”含蓄地写自己坐于园亭之中膝上放着瑶琴时而欣赏这园中风物时而在膝上抚弦而弹怡然自乐的神态。
全诗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盎然。语言清新优美,读来使人如临其境。诗人运用了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优美的图画,使人感到自然、亲切,具有口语化的特点。在韵脚和押韵上也有所创新,不刻意追求新奇而自有一种韵味。这些都是七言绝句中的佳作。
总之,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园中风物的喜爱之情和对优美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