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风行,伤饥灶也 - 清,吴嘉纪

凄风细雨何连绵?
昼暗如夜飞湿烟。
几千万家东海边,六七十日无青天。
生计断绝,老人幸先就下泉。
孩提无襦,长随母眠。
阿母眠醒,腹馁不得眠。
壮者起望西邻,乞食尘市,不复来还。
回望东邻,八口闭柴扉,扉外青草春芊芊。
水响溅溅,鬼泣涟涟。
官长惄然,分俸籴谷,更日夕劳苦,劝富户各出籴谷金钱。
富户踟蹰聚议,此户彼户,一斛两斛商量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给沿海地区带来的巨大破坏和灾难,展现了人民的疾苦和无奈。诗人通过对风、雨、黑暗、湿气、烟、青天、生计、贫民等词语的运用,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展现了人民在战乱中生活无着、生存艰难的处境。 诗中的“凄风细雨何连绵”和“昼暗如夜飞湿烟”等句子,通过描述风、雨的连绵不断和黑暗如夜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同时,“六七十日无青天”则表达了人民在战乱中看不到希望的无奈和绝望。 “生计断绝,老人幸先就下泉”等句子,表达了人民在战乱中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亲人离世,自己却无能为力。而“孩提无襦,长随母眠;阿母眠醒,腹馁不得眠”等句子,则描绘了儿童在战乱中饥寒交迫、无依无靠的悲惨处境。 最后,“壮者起望西邻,乞食尘市,不复来还。回望东邻,八口闭柴扉,扉外青草春芊芊。水响溅溅,鬼泣涟涟”等句子,进一步展现了人民在战乱中失去生活的勇气和无奈,只能在求生无门的情况下向西邻乞讨,东邻则只能在柴门外看着青草茂盛,听着水声溅溅和鬼哭涟涟,更加增添了悲凉的气氛。 这首诗以沉重的笔调,深刻地描绘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无助,令人深思和平的珍贵。同时,诗人通过呼吁官长劝富户各出籴谷金钱来帮助贫民,展现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