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 -
唐,薛逢
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
曾飘紫陌随高下,敢拂朱阑竞短长。
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风中柳枝的生动描摹,表达了诗人对柳的怜惜之情,也寄托了身世之感。
首联“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直接切入主题,描绘了柳枝在风中摇曳的场景。诗人用“弱植”形容柳树的柔弱姿态,用“惊风”形容风的猛烈,而“自伤”则表达了柳树在风中摇曳不定、自我伤感的情绪。暮色降临,风却仍然不断撩拨着柳枝,让诗人不禁想起它的悠扬姿态。这一联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柳树赋予了人的情感和行为,生动地表现了柳树的柔美和坚韧。
颔联“曾飘紫陌随高下,敢拂朱阑竞短长”进一步描绘了柳枝随风飘舞的场景。柳枝曾经在繁华的道路上随着风的吹拂而飘舞,它不敢拂动红色的栏杆,只是争相对着长短来表现自己的美丽。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柳枝的柔美和坚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情感。
颈联“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柳枝比作雪花和霜花,形象地表现了柳枝在风中的舞动和美丽。这一联生动逼真,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尾联“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则表达了诗人对柳树的怜惜之情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诗人希望不要让柳树在岔路口频繁遭受折损,而应该让它逐渐长成遮蔽画堂的大树。这一联既表达了对柳树的关爱之情,也寄托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柳树的生动描摹,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融入了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情感,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