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竞渡 - 唐,薛逢

三月三日天清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内,江上已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引,马前已被红旗阵。
两岸罗衣破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擢影干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雷声冲急波相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江上人呼霹雳声,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标示输赢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竟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所各休去,会到摧这是一首诗描绘了“竞渡”风俗,即在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举行的龙舟竞渡的情景。诗歌将赛龙舟比作路权之争,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人以深深的思考。 首先,诗歌从“三月三日天清明,杨花绕江啼晓莺”开始,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和江边的热闹。随后,“使君未出郡斋内,江上已闻齐和声”则描绘了竞渡的准备工作,气氛紧张而有序。 接下来,“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一句,描绘了龙舟竞渡的壮观场面,如千雷万剑,如虹霓晕彩,生动形象。而“江上人呼霹雳声,竿头彩挂虹霓晕”则更进一步描绘了人们的激动和兴奋。 诗人借“竞渡儿”的“争不定”比喻“当路权相持”的不公和偏袒,批评了权力的不公和腐败。在权力的游戏中,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胜利,而当胜利的不公被揭露时,人们的心理状态就会像“输岸一朋心似烧”。这也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渴望。 最后,“何殊当路权相持。不思得所各休去,会到摧”表达了对权力的厌恶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在激烈的权力游戏中,人们忘记了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诗人呼吁人们要思考自己的位置和目的,各归其位,各有所得,这才是公平和正义的体现。 整首诗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竞渡的场景,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问题,给人以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