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 -
唐,姚合
江昏山半晴,南阻绝人行。
葭菼连云色,松杉共雨声。
早秋仍燕舞,深夜更鼍鸣。
为报迷津客,讹言未可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傍晚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世道不公的愤慨。
首联“江昏山半晴,南阻绝人行。”描绘了江边的黄昏景色,江水昏暗,山峰半晴,南面因为大雾阻隔而无法通行。这两句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美景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颔联“葭菼连云色,松杉共雨声。”描绘了雾气缭绕、松涛阵阵的山间傍晚景色。芦荻和竹蒿连绵云雾缭绕,松树和杉树在雨声中共同吟唱。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芦荻、竹蒿、松树、杉树等自然景物拟人化,使之具有情感和生命。同时,通过描绘雨声,传达出大自然的动态美。
颈联“早秋仍燕舞,深夜更鼍鸣。”描绘了早秋时节燕子飞舞、深夜时鼍龙(即扬子鳄)鸣叫的景象。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的动物活动,进一步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为报迷津客,讹言未可轻。”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不公的愤慨和对那些蛊惑人心的人的谴责。诗人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美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描述动物的动态和生活,进一步传达出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而结尾的“为报迷津客”则是告诫那些正在迷途中的人们不要轻信那些蛊惑人心的言论和行为。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生命和真理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总体来看,这首诗是一首富含哲理和情感的佳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传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真理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其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让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