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寻冯炼师不遇 -
唐,崔曙
青溪访道凌烟曙,王子仙成已飞去。
更值空山雷雨时,云林薄暮归何处。
第一百五十六卷这首诗的前两句“青溪访道凌烟曙,王子仙成已飞去”以一个早起的寻道者在溪边等待天亮的故事开始,诗中的人物怀着一种希望和期待的心情,他在等待着,也许在溪边漫步,也许在山间静观日出。而时间在这里似乎被拉慢了脚步,阳光尚未完全洒满大地,新的一天刚刚开始。此刻,诗中的仙者“王子”已经飞升成仙,飘然而去。这是一种超越尘世的超越时间的想象,是诗人对道家思想的生动描绘。
接下来的两句“更值空山雷雨时,云林薄暮归何处”,更深入地描绘了这种寻找与期待的情感。此时正值空山雷雨之时,这是一个典型的道家隐居之地,雨后的云林更显得空灵而神秘。而寻找者在薄暮之时,对于“王子”的归处感到迷茫和困惑。这既是对现实世界的描绘,也是对寻找者内心世界的深入刻画。
整首诗通过富有诗意的叙述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个寻求道家思想的人在空山云林中的内心世界。它充满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它以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道家思想的魅力,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