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堂 - 清,毛德琦

才高诚与命相妨,泥饮方知醉是乡。
率土尽传供奉曲,匡山尚有读书堂。
松元犹染宫袍湿,岩壑常沾翰墨香。
回忆少陵头白句。
蜀笺曾寄到浔阳。
宛然群揖出风烟,五老相期太古前。
岂易巢松留此地,何难吏隐卜他年。
招来采石江头月,照彻匡庐山外天。
更拟筑台祠大雅,黄金先铸李青莲。
这首诗是一首对李白的赞美诗,表达了对李白才高、豪放、自由自在的人生态度的敬佩和向往。 首联“才高诚与命相妨,泥饮方知醉是乡”,表达了作者对李白才高而命运不济的感叹。李白才华横溢,但却命运多舛,只能借酒消愁,以醉乡为故乡。 颔联“率土尽传供奉曲,匡山尚有读书堂”,描绘了李白在庐山的读书堂学习,但同时他的诗歌却广为传唱,覆盖天下。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李白才华和影响力的巨大。 颈联“松元犹染宫袍湿,岩壑常沾翰墨香”,描述了庐山的松树和山岩由于李白的墨宝而香艳,也表达了李白诗歌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尾联“回忆少陵头白句,蜀笺曾寄到浔阳”及“招来采石江头月,照彻匡庐山外天。更拟筑台祠大雅,黄金先铸李青莲”,通过回忆杜甫的诗句和描绘李白的形象,表达了对李白的高度赞美和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李白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由、才华、影响力和文化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庐山、采石江头月等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