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嶓冢 - 唐,胡曾

夏禹崩来一万秋,水从嶓冢至今流。
当时若诉胼胝苦,更使何人别九州?
这是一首充满深深遗憾和无尽怅惘的诗。诗人对古代的英雄夏禹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和惋惜,对他在治理洪水时的艰辛和付出表示了深深的敬意,同时也对他在九州分界上的决策表示了深深的遗憾。 首句“夏禹崩来一万秋,水从嶓冢至今流。”描绘了夏禹去世后的漫长岁月,以及他留下的未完成的事业——治理洪水。水从嶓冢至今流,更是表达了夏禹治水的艰辛和付出,以及他留下的洪水问题仍然困扰着人们。 “当时若诉胼胝苦,更使何人别九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夏禹的深深同情和惋惜。如果当时他能够诉说他的辛苦和付出,又有谁能能够理解他的苦衷,让他能够改变九州分界的决策呢?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决策的深深遗憾,也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困惑。 整首诗通过夏禹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深思考。它告诉我们,历史的决策往往受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认知,但这些决策也往往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理解历史,更加尊重历史,更加珍视现在。 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和惋惜,以及对历史的深深敬意。这种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和无奈,也让我们更加珍视现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