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塠庄杂咏 - 清,阎尔梅

早岁狂歌晚岁僧,名山赏过几千层。
沧桑风景随时幻,兀坐荒林对一灯。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从年少时的狂歌到晚年的隐居,经历了名山大川的游览,看尽了世间的沧桑变化。诗人在荒林中独自一人的孤独场景,通过灯火的陪伴,表达出一种深深的孤寂和无奈。 “早岁狂歌晚岁僧”描绘了诗人一生的两个阶段。早年,他可能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有着狂放的性格和无尽的热情,狂歌、饮酒、纵情声色,这是他年轻时的生活写照。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他逐渐看破了红尘,选择了晚年的隐居生活,成为了一名僧人。 “名山赏过几千层”描绘了诗人对名山大川的热爱和游览经历。他曾经在名山大川中狂歌痛饮,也曾在山间行走,欣赏着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他的足迹遍布了名山大川,这是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沧桑风景随时幻”表达了世间的变化无常,这是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无论何时何地,世间的风景随时都在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沧桑”。诗人用这句话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兀坐荒林对一灯”则描绘了诗人在荒林中独自一人的孤独场景。他独自坐在荒林中,只有一盏灯火陪伴着他。这是一种深深的孤寂和无奈,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和淡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对早年生活的回忆和对晚年生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和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