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圆·惊回一枕当年梦 -
元,倪瓒
惊回一枕当年梦,渔唱起南津。
画屏云嶂,池塘春草,无限消魂。
旧家应在,梧桐覆井,杨柳藏门。
闲身空老,孤篷听雨,灯火江村。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往昔与情人分别,如今人已老去,而情人仍存,相见无望的感伤之情。
上片以梦中情事起,又回到现实中来。其中透露了一种无法消解的惆怅之情。“惊回一枕当年梦,渔唱起南津”,当年曾有的梦境,在惊醒之后,听到的只是江上的渔唱,这便是“当年梦”的继续和延伸。“画屏云嶂,池塘春草”二句点明现实环境,仍是一片凄清幽冷。词人当年与情人诀别之地、恋情开始之地以及当时“人约黄昏后”的约定之地都在那画屏般的云嶂、池塘边,而如今物是人非,无限消魂。“旧家应在,梧桐覆井,杨柳藏门”,笔锋转向对旧家情景的想象,在词人看来,恋人离去之后,家中井边、门前已长满了梧桐、杨柳之树,可作凭楼望远的遮蔽物了。
下片写词人已步入老年,而此情此景仍剪不断、理还乱。其中透露的是一种迟暮之悲、怅惘之情。“闲身空老,孤篷听雨,灯火江村。”最后三句笔锋转向现实,道出了词人最易产生相思之情的场所——孤舟夜泊听雨之时。其中“闲”字、“篷”字、“江村”意象都带有鲜明的晚境意味。这首词以景起笔,由梦回到现实,将往事中“池塘春草”、“梧桐覆井”、“杨柳藏门”等意象与眼前江村孤泊、灯火江边等景像互为映照,抒发了词人对人事已非的悲感。
这首词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意境幽深。在结构上首尾连贯,脉络清晰;语言清丽,不失其妙。整首词读来如涓涓细流,自然平缓;其间或有波涛巨澜,令人回肠荡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