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客窗曾剪灯花弄 -
宋,程垓
客窗曾剪灯花弄。
谁教来去如春梦。
冷落旧梅台。
小桃相次开。
人间春易老。
只有山中好。
闲却槿花篱。
莫教溪外知。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在寂静的时光中寻找一丝慰藉的愿望。
首句“客窗曾剪灯花弄”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客舍的窗户前,用灯花来打发时间。这里的“客窗”可能是指诗人旅居他乡,在客栈的窗户前。灯花则象征着微弱而坚韧的生命力,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在孤独中的希望和等待。
“谁教来去如春梦”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春梦比喻短暂而虚无的梦境,象征着生命中的起伏和变化。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未来的无奈,以及对当前生活的感慨。
“冷落旧梅台。小桃相次开”两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以及周围的花木。冷落可能指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而旧梅和小桃的开放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这可能是诗人对生活的积极回应,尽管他感到孤独,但他仍然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人间春易老。只有山中好”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意识到人间的春天是短暂的,容易逝去,而山中的春天则更为长久。这可能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也是他对山中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闲却槿花篱。莫教溪外知”,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不想让外界知道他的闲适生活的愿望。“闲却槿花篱”可能是指诗人的生活变得空闲,没有了往日的忙碌和奔波。“莫教溪外知”则是表达了诗人不想让外界知道他的生活变化,他想要保持一种隐秘的、内心的平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尽管他身处客乡,感到孤独和寂寞,但他仍然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他渴望能够过上一种闲适的生活,不被外界打扰,享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