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祥起玉龙甲 - 宋,廖行之

祥起玉龙甲,庆衍紫枢垣。
奎文得岁,佳气磅礴斗牛间。
天意方扶兴运,贤业更看奕世,衮衮照英辀。
四海具瞻久,膏泽满湘川。


岁六月,苏大旱,作丰年。
喁喁百万生齿,何处不沾恩。
此是鸿钧事业,那更青毡步武,早晚即调元。
混一车书了,还领赤松仙。
这首诗是作者在某年夏天,看到湖南地区旱灾严重,于是赋诗以示百姓,希望通过“祥起玉龙甲,庆衍紫枢垣”来表达对天意的理解和对百姓的关怀。 首联“祥起玉龙甲,庆衍紫枢垣”,通过描绘祥瑞的玉龙和紫枢,表达了作者对天意的敬畏和对百姓的祝福。玉龙象征着祥瑞和丰收,紫枢则代表着皇家的权威和庇护。作者希望通过天意的恩赐,让百姓们能够得到丰收和安宁。 颔联“奎文得岁,佳气磅礴斗牛间”,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天意的敬畏和对百姓的关怀。奎文代表着智慧和文明,得岁则表达了作者的信念,相信岁终必将迎来丰收和好运。佳气磅礴斗牛间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气氛和气势。 接下来,作者在颈联中用“天意方扶兴运,贤业更看奕世”来表达自己对未来前景的乐观和自信。这句话中,“天意”是对上文“天意的恩赐”的承接和延伸,“扶兴运”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盛的信心和期望,“奕世”则代表着世代相传的功业和责任。 最后,作者在尾联中表达了对百姓的关怀和祝福。“四海具瞻久,膏泽满湘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湖南地区百姓的关心和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恩惠和福祉。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天意的敬畏和对百姓的关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盛的信心和对百姓福祉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智慧,以及他作为一个官员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