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落花飞絮茫茫 -
清,文廷式
落花飞絮茫茫,古来多少愁人意。
游丝窗隙,惊飙树底,暗移人世。
一梦醒来,起看明镜,二毛生矣。
有葡萄美酒,芙蓉宝剑,都未称,平生志。
我是垦塞倍客,二十年、软红尘里。
无言独对,青灯一点,神游天际。
海水浮空,空中楼阁,万重苍翠。
待骖鸾归去,层霄回首,又西风起。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对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现实人生的超越,是作者词风转型的一个转折点。
上片写春愁。“落花飞絮茫茫”二句,起笔点明暮春景色,以之作为词人的心灵独白,唱出千古动人的悲歌。“落花”是暮春之景,而“飞絮”是暮春时节的“柳絮”。“古来”二字,总括古往今来,揭示愁意横亘千古、无休无止的内涵。
“游丝窗隙,惊飙树底,暗移人世”三句,写出词人面对的是两个相反而又相关的情景:自然的永恒变幻与人事的翻云覆雨。结句再次强调愁情的永无休止和永恒悲伤的情怀。“一梦醒来”二句,直言词人觉醒后的悲凉境况。梦醒后,自己头上已经星星点点尽是白发。这些意象堆积,以多节拍形式反复重叠,深刻地揭示出词人永远的失落感。“有”数次叠加,具有强化意义。
下片将词境从人间延伸到天上,表现出词人超越现实、摆脱尘世束缚的追求与理想。“葡萄”三句,表明词人内心深处仍保持着对往昔豪迈岁月的怀念与追忆。“待骖鸾”三句,以神话传说点出词人追求的超脱之路,与“一梦醒来”互为呼应,暗示了人生如梦与超脱尘世的道家仙境。“骖鸾”即骖鸾人,指神话中驾着鸾的人。这三句承上片结句的神话而来,表明自己内心的向往。
全词如一幅画卷,随着画面的展开,读者的心灵也得到了升华。词中或咏史,或抒怀,或用典,或用事,意象纷呈,色彩斑斓而又浑厚磅礴的气象寓于其中,令人流连不尽。此词以典入词而又不同于一般的文人雅士的诗词特点,体现了边塞诗人词风的另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