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谓 - 宋,释斯植

自谓清贫苦,那知即是安。
路从平去好,事到口开难。
松老心长在,花红色易残。
浮生既如许,浑作梦中看。
这首诗《自谓清贫苦,那知即是安》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种看似清贫却安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每一句都富含深意,引人深思。 首句“自谓清贫苦”,诗人自述生活的清苦,似乎充满了苦涩和无奈。然而,第二句“那知即是安”却揭示出生活的另一面,原来清贫的生活中隐藏着一份安然自得的满足。这种转折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提醒我们生活中的美好往往隐藏在看似平凡的角落。 “路从平去好,事到口开难”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生活的复杂性和艰难性。一方面,生活之路似乎总是平坦宽阔,让人心生向往;另一方面,面对各种事情,却常常感到难以开口,压力和困难如影随形。这两句诗既表达了生活的真实面貌,也揭示了人们在面对生活时的困惑和挣扎。 “松老心长在,花红色易残”两句,诗人以松树和花朵为象征,进一步阐述了生活的哲理。松树常青,象征着坚韧和永恒;而花朵娇艳,却容易凋零。这两句诗提醒我们,生活既有长久的坚持,也有短暂的美丽,我们要学会在变化中寻找永恒的价值。 最后,“浮生既如许,浑作梦中看”两句,诗人以一种超脱的视角,看待自己的人生。在这里,“浮生”代表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如许”则表达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诗人将这种人生观视为梦中之景,提醒我们要学会在无常的人生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贫的生活为背景,描绘了生活的真实面貌和复杂情感,同时也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和智慧。它提醒我们,生活中的美好往往隐藏在平凡之中,我们要学会在困难和挑战中找到坚持和勇气。同时,人生既有长久的坚持,也有短暂的美丽,我们要学会在变化中寻找永恒的价值。最后,诗人以一种超脱的视角看待人生,提醒我们要在无常的人生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