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牧堂上人游五台 -
清,孔尚任
层崖翠接尉蓝天,百太清风待皎然。
古雪难消山北面,春莺懒到寺东边。
经色渡水何妨湿,衲袖穿花更觉鲜。
不比人间行路苦,离情也废一宵眼。
这是一首优美的古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赏析这首诗:
首先,诗的首句“层崖翠接尉蓝天”便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山崖高耸,绿色与蓝天相互连接,展现出一片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此句的“翠”和“蓝”色彩对比鲜明,为读者展现出山川的壮丽与辽阔。
接下来的“百太清风待皎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清风的期待,似乎在暗示诗人正等待一个美好的时刻。而“待”字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期待和宁静。
“古雪难消山北面,春莺懒到寺东边。”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象,古雪难以消融,春日的黄莺也懒得飞到寺庙的东边。这里用“懒”字描绘了春天的慵懒气氛,同时也表现出山中的宁静和清幽。
“经色渡水何妨湿,衲袖穿花更觉鲜。”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对寺庙的描绘。僧人们诵经的声音似乎可以穿越水面,这里的“何妨湿”用了一种幽默和生动的表达方式,同时也传达出寺庙的神秘和宁静。僧人们的僧袍在花丛中穿行,更显得鲜艳夺目,这里的“觉”字表达出一种内心的感受,同时也表现出寺庙的生机勃勃。
最后,“不比人间行路苦,离情也废一宵眼。”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山中之旅不同于人间的艰辛,但离别的情感却让诗人彻夜难眠。这里的“苦”和“废”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山中之旅的宁静和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山中的清幽和宁静,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离别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