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蓝诗 -
唐,吕温
物有无穷好,蓝青又出青。
朱研未比德,白受始成形。
袍袭宜从政,衿垂可问经。
当时不采撷,作色几飘零。
这首诗是赞美某物的。根据诗的内容,我们可以推测这个“物”可能指的是一种植物或者植物的种子。
首句“物有无穷好”,直接点明了这个“物”有很多优点和好处,充满了无尽的好。这种表达方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使人对这个“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想要进一步了解它。
“蓝青又出青”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这个“物”的颜色变化。蓝青色和青色相互交织,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使用了象征手法,既表达了色彩之美,也隐喻了这个“物”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朱研未比德,白受始成形”这两句则是赞扬这个“物”具有不俗的品质和内在价值。即使红色的物体再美妙,也不能与它相媲美;而白色的物体虽已成形,却无法完全展示它的美好。这里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这个“物”的独特之处。
接下来的两句“袍袭宜从政,衿垂可问经”,则进一步描述了这个“物”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穿这件袍子适合从政,而它的袖子则可以用来询问经典。这表明这个“物”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有实用的功能。
最后两句“当时不采撷,作色几飘零”,表达了对这个“物”的惋惜之情。如果当时没有采摘它,现在恐怕已经枯萎凋零了。这里通过描绘失去美好事物的遗憾,突显了这个“物”的价值和吸引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赞美了一种具有无限美好和实用价值的“物”。它不仅具有色彩之美,还具有内在的品质和价值,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最后,诗人通过描绘失去它的遗憾,进一步突显了这个“物”的价值和吸引力。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这个“物”的赞美之情,也引导读者对生活和自然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