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夜寒 -
明,李开先
气结云凝雪不晴,雪晴觱栗朔风鸣。
纵教受尽三冬冷,赢得虚窗一夜明。
这首诗《气结云凝雪不晴》通过描绘大雪天气和寒冷环境,表达了作者对明亮夜晚的期待和对寒冷天气的不满。
首句“气结云凝雪不晴”,描绘了寒冷的天气状况,空气中充满了压抑和凝重,云层厚重,雪花堆积,但天气却没有好转。这种描绘给人一种压抑和沉闷的感觉,体现了天气之冷。
第二句“雪晴觱栗朔风鸣”描述了雪后初晴的场景,寒风凛冽,呼啸不止。这里的“觱栗”和“朔风”都暗示了寒冷的气候环境。而“鸣”字则描绘了风声之大,仿佛可以听到风的呼啸声。这一句进一步强化了天气之冷。
第三句“纵教受尽三冬冷”是作者对寒冷天气的自我调侃。作者表示即使要忍受寒冬的冷酷,也愿意换来明亮的夜晚。这里的“三冬冷”并非单纯指冬季的寒冷,也暗示了作者对当前环境的不满和无奈。
最后一句“赢得虚窗一夜明”是作者的心声,表达了对明亮夜晚的期待。尽管天气寒冷,但作者仍然希望能够得到一夜的明亮,体现了作者对光明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寒冷天气和表达对明亮夜晚的期待,展现了作者坚韧不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当前环境的不满和无奈,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