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陈与竹草庐 -
明,皇甫濂
落日衡门下,寒容一水开。
最怜忘世老,终愧泣歧才。
野草知年事,邻辉觉暮哀。
谁能闻嗜酒,时遣白衣来。
这是一首表现隐逸之情的诗。作者以高人自期,希望能够在世外桃源般的居所里,远离尘嚣,与世无争,安安静静地过上闲适的田园生活。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落日衡门下,寒容一水开”,描绘了诗人居住的庭院环境。落日的余晖洒在庭院中,显得格外宁静而祥和。庭院外有一条小溪,水面平静如镜,反映出落日的余晖,使得整个环境更加幽美。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淡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最怜忘世老,终愧泣歧才”,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和看法。忘世老在这里指的是那些能够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人。诗人认为,这样的人才是他应该学习的对象。但是,他也感到有些惭愧和愧疚,因为自己不能像他们那样完全忘却世事,保持内心的清净。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自责,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世事的无奈和淡然处之的态度。
颈联“野草知年事,邻辉觉暮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感慨和思考。野草在这里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化。诗人通过野草的生长,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化。邻居家的灯火在夜幕中显得格外明亮,让人感到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感觉。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隐居生活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淡然处之的态度。
尾联“谁能闻嗜酒,时遣白衣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有志同道合的人能够一起分享这种隐居生活,一起饮酒作诗,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他也期待有人能够时常送来酒肉食品,以维持生计。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淡然处之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一种淡然处之、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和情感,给人一种清幽、淡雅的感觉。同时,诗中也表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淡然处之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人生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