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药候潮山宿山顶精蓝夜中望海 -
宋,谢翱
蛟门南去鸟,此地望迢迢。
积湿侵幡黑,生寒入梦飘。
见灯归舶夜,闻偈解衣朝。
土植皆为药,山枝不满樵。
暗光珠母从,秋影石花消。
拟候槎回汉,宁甘客老逊。
却寻徐福岛,因问秦皇桥。
於彼看日出,羽旌焉可招。
这首诗是作者在观赏风景时抒发感想,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历史等方面的思考。
首先,从题目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关于“蛟门”的,而“蛟门南去鸟”一句也表明了这一点。蛟门是某处水道的入口,通常意味着险峻和神秘。
“此地望迢迢”一句,表达了作者在此地的远望之感,也暗示了此处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积湿侵幡黑,生寒入梦飘”两句,描绘了此处环境的潮湿和寒冷,给人一种沉静和冷峻的感觉。
“见灯归舶夜,闻偈解衣朝”两句,则描绘了此处的生活节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夜晚归航,早晨诵经,展现了一种平和而宁静的生活状态。
“土植皆为药,山枝不满樵”两句,则表达了此处的人们善于利用本地资源的特点,这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暗光珠母从,秋影石花消”两句,描绘了此处特有的自然景观,如珍珠母贝的暗光、秋天的石花等,展现了此处环境的多样性和美丽。
“拟候槎回汉,宁甘客老逊”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他希望能够像传说中的槎一样回到故乡,而不是甘于客居他乡。
最后,“却寻徐福岛,因问秦皇桥。於彼看日出,羽旌焉可招”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传说的思考,他希望能够找到徐福岛和秦皇桥,在那里欣赏日出美景,但是他也明白,即使有羽旌招引,也难以回到过去。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蛟门”这一地的观感和思考,以及对人生、自然、历史等方面的思考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