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下竹枝词 -
清,方文
前朝勋戚盛如云,后裔同归厮养群。
莫向灞陵嗔醉尉,何人犹识故将军?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对唐朝开国功臣的后裔沦为部曲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前两句通过“盛如云”与“同归厮养群”的对比,暗示部曲原是前朝的显贵,而今却只能与奴隶为伍。后两句进一步写出了作者对他们命运的悲愤情感。诗人用“灞陵醉尉”和“故将军”两个典故,对比讽咏,抒发感慨。诗人对那些功臣后裔既愤恨又伤感,他们曾经显赫荣耀,如今却只能落得个贫贱不堪、被人欺凌的下场。作者最后指出,现在长安大街上已经没有人认识他们了,倘若他们碰上喝得醉醺醺的差役,也只会受到一顿辱骂和欺凌了。这首诗虽然只是对一个社会现象的零度叙述,但却具有深沉的历史感和深沉的思考。诗中的“故将军”虽非具体的人名,却使人联想到那些战功卓著的名将。所以,这首诗不只是一首感慨社会不平的诗,也是一首忧国忧民的诗。在安史之乱中,唐王朝由盛转衰,那些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也难逃沉沦的命运。因此,这首诗所表达的,实际上是作者对唐王朝兴衰的深深忧虑。
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此外,这首诗的韵脚安排得当,平仄相间,押韵和谐,也为诗歌增添了美感。总之,这首诗是一首寓意深刻、韵味悠长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