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日避暑佛殿读书 - 明,殷迈

独抱遗经坐上方,诸天风度葛衣凉。
蝉鸣草树半山静,松落云花合殿香。
这首诗的题目是《独抱遗经坐上方,诸天风度葛衣凉》。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一个特殊的场合——佛教寺庙中,一位孤独的学者在独自研读经书时所写。这样的场景充满了寂静、孤独和思考的气氛。 首句“独抱遗经坐上方”,描绘了诗人的形象和他在寺庙中的行为。这里的“遗经”指的是古代的经典著作,而“坐上方”则暗示了诗人正在寺庙的最高处研读经书。这句诗给人一种孤独而深思的印象,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学识和虔诚。 “诸天风度葛衣凉”一句,描绘了天上的神仙下凡来到人间,带来了清凉的风。这里的“诸天”指的是佛教中的神仙,他们常常被描绘为美丽、慈悲的形象。而“风度”则暗示了神仙们优雅的风采和超凡的气质。“葛衣凉”则形象地描绘了神仙带来的清凉感觉,使人感到舒适。这句诗充满了神秘和幻想,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蝉鸣草树半山静,松落云花合殿香。”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环境和气氛。前一句“蝉鸣草树半山静”,通过描述蝉鸣和树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气氛。后一句“松落云花合殿香”,则通过松树、云朵和殿内的香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这两句诗相互映衬,共同营造出一种神秘、宁静、幽静的气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孤独学者在寺庙中研读经书时的场景,以及寺庙的环境和气氛,表达了一种对宗教的虔诚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神秘和幻想,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