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重阳来未 -
宋,彭子翔
重阳来未。
谁领黄花意。
斟玉醑,歌金缕。
云山笼瑞彩,风月熔清气。
北山顶,寿星一点光无际。
六十今朝是。
甲子从头起。
堂堂去,千千岁。
是非华表鹤,深浅蓬莱水。
翁不管,年年先共黄花醉。
《千秋岁·重阳来未》是宋代诗人彭子翔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重阳来未”,直接点明主题,即重阳节的到来。接下来的“插萸房”描绘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即在这一天人们会插茱萸以驱邪避灾。这里的“萸”指的是茱萸,一种常绿灌木,果实呈红色,有浓烈的香气。茱萸在古代被认为是驱邪的神物,因此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将茱萸插在房前屋后,以求平安。
第二句“待把酒、酬佳节”,表达了作者想要借酒浇愁,庆祝佳节的心情。然而,紧接着的“又何妨”却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无奈和忧伤。这里的“又何妨”意味着即使心中有苦,也要强颜欢笑,因为这是节日,不能让忧愁影响到节日的气氛。
第三句“黄菊满东篱”,描绘了重阳节的另一个传统习俗,即赏菊花。菊花在秋天盛开,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去赏菊花,以此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第四句“人比黄花瘦”,通过对黄花和人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黄花虽然美丽,但它终究是无情的植物,而人则是有情的生物。在这里,黄花被用来象征逝去的亲人,而人则代表活着的人。通过这种对比,作者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最后一句“盈盈泪眼”,直接点明了作者的情感状态,即泪眼婆娑。这里的“盈盈”形容泪水满眶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深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对传统习俗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词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茱萸、菊花等,使得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