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鹿洞归途感赋 - 清,李鸿章

鹿去台空屋数椽,置身就在阆风巅。
孤筇螟踏烟中路,万壑春藏洞里天。
乱后诸生虚讲席,门前流水隔尘缘。
低徊朱陆论心地,思使薪穷火不传。
这首诗写得很有特色,其中包含了诗人对鹿去台等地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思考。 首联“鹿去台空屋数椽,置身就在阆风巅”,通过描述鹿去台的环境,表达了诗人置身其中的感受。鹿去台是一处空旷的台地,只有几间屋子,仿佛置身在阆风巅一般,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颔联“孤筇螟踏烟中路,万壑春藏洞里天”,则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踏着夜色走向深山老林的情感。这里用“万壑春藏洞里天”来形容山中洞天福地的美景,表现出诗人对山中景色的向往和憧憬。 颈联“乱后诸生虚讲席,门前流水隔尘缘”,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后社会状况的反思和感叹。这里用“乱后诸生虚讲席”来形容战乱给教育带来的影响,用“门前流水隔尘缘”来形容人们之间的隔阂和疏离。 尾联“低徊朱陆论心地,思使薪穷火不传”,则表达了诗人对朱陆论的反思和对教育传承的思考。这里用“低徊朱陆论心地”来形容对朱陆论的深入思考,用“思使薪穷火不传”来表达对教育传承的忧虑和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鹿去台等地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后社会状况的反思和对教育传承的忧虑和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