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镜湖处士方干二首 - 唐,曹松

包含教化剩搜罗,句出东瓯奈峭何。
世路不妨平处少,才人唯是屈声多。
云来岛上便幽石,月到湖心忌白波。
后辈难为措机杼,先生织字得龙梭。
只拟应星眠越绝,唯将丽什当高勋。
磨砻清浊人难会,织络虚无帝亦闻。
鸟道未知山足雨,渔家已没镜中云。
他时莫为三征起,门外沙鸥解笑君。
这首诗写得很有特色,表达了作者对东瓯(今浙江温州一带)教化与织锦工艺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时政的忧虑。 首联“教化剩搜罗,句出东瓯奈峭何”,表达了对东瓯教化成果的赞美。作者认为,东瓯的教育事业做得非常好,人才辈出,这是值得赞扬的。但是,作者也提出一个问题,即东瓯的教育事业如何能够更加深入、更加有效地推进呢?这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思考。 颔联“世路不妨平处少,才人唯是屈声多”,表达了对东瓯才人的赞美。作者认为,虽然世路不平,但东瓯才人却能够屈声多,这是非常难得的。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东瓯才人能够得到更多机会和舞台的期望。 颈联“云来岛上便幽石,月到湖心忌白波”,通过描绘东瓯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东瓯美景的赞美。作者认为,云来岛上的幽石和月到湖心的白波都是非常美丽的景色,令人流连忘返。 尾联“后辈难为措机杼,先生织字得龙梭。只拟应星眠越绝,唯将丽什当高勋。磨砻清浊人难会,织络虚无帝亦闻。”表达了对东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对未来东瓯文化发展的期望。作者认为,东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后辈们的努力和探索,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人去关注和推动。而作者自己则希望能够像织字得龙梭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作,为东瓯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两句“他时莫为三征起,门外沙鸥解笑君”,表达了对时政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作者认为,如果国家不能采取更加务实的政策,一味地发动战争和征战,那么将会导致更多的人民受苦受难。因此,作者呼吁人们不要为了战争而做出过激的行为,要保持清醒和理智。同时,作者也表示自己不会为国家的政治决策而受到影响,愿意像门外的沙鸥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和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东瓯教化与织锦工艺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时政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既有对东瓯美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东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这些主题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