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游 - 唐,曹松

直到南箕下,方谙涨海头。
君恩过铜柱,戎节限交州。
犀占花阴卧,波冲瘴色流。
远夷非不乐,自是北人愁。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通过描写南方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表达了对南方边疆地区艰苦环境的担忧和对朝廷的感激之情。 首句“直到南箕下,方谙涨海头”,描绘了南方的地理环境,用“南箕”和“涨海”两个意象来表达南方边疆地区的荒远和神秘。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南方的了解和熟悉,同时也暗示了南方的艰苦环境和危险。 第二句“君恩过铜柱,戎节限交州”则表达了对朝廷的感激之情。这句话中的“铜柱”是古代中国为了彰显国家威严而树立的铜柱,而“交州”则是南方边疆地区的一个地名。作者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朝廷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边疆地区艰苦环境的担忧。 接下来的两句“犀占花阴卧,波冲瘴色流”则描绘了南方的风土人情和自然环境。犀占花是一种南方特有的植物,而瘴色则是南方特有的瘴气。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南方自然环境的了解和熟悉,同时也表达了对南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 最后两句“远夷非不乐,自是北人愁”则表达了对边疆地区艰苦环境的担忧和对朝廷的感激之情。这句话中的“远夷”指的是边疆地区的人民,而“北人”则是中原地区的人民。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边疆地区艰苦环境的担忧和对朝廷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北方人民在这种环境中无法安居乐业,感受到了极大的困扰和压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南方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表达了对边疆地区艰苦环境的担忧和对朝廷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