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游方山应诏诗 -
南北朝,王融
巡躅望登年,帐饮临秋县。
日羽镜霜浔,云旗落风甸。
四瀛良在目,八宇婉如见。
小臣窃自嘉,预奉柏梁燕(○古文苑九。
《诗纪》五十七。
)。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登高望远,秋天的景色和个人的感慨。
首句“巡躅望登年,帐饮临秋县”,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秋天的景色映入眼帘。其中,“巡躅”表示频繁地走动,“望登”暗示了登高远望的动作,“临秋县”则描绘了地点——秋天的县城。
“日羽镜霜浔,云旗落风甸”两句,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形容太阳的羽毛像镜子一样反射出霜冻的地面,云旗在风中落下,如同在风中飘扬的旗帜落下。这些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景象。
“四瀛良在目,八宇婉如见”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广阔的视野的欣赏,他能看到四方(四瀛)的景象,仿佛都能触摸到。这种对广阔视野的描绘,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最后,“小臣窃自嘉,预奉柏梁燕”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广阔视野的感慨,他觉得自己有幸能够看到这一切,就像参加宴会一样享受着这一切。这里诗人用“小臣”自谦的称呼,表达了自己的谦卑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个人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自己的视角,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广阔,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