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诗 - 魏晋,潘岳

绾发绾发,发亦鬓止。
日祗日祗,敬亦慎止。
靡专靡有,受之父母。
鸣鹤匪和,析薪弗荷。
隐忧孔疚,我堂靡构。
义方既训,家道颖颖。
岂敢荒宁,一日三省。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歌,它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家庭伦理和道德规范的深刻理解。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让我们关注诗歌的开头:“绾发绾发,发亦鬓止。”这句话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母亲正在为孩子梳理头发,当头发梳理到一定的长度时,母亲便停了下来,因为那是孩子鬓角的长度。这个细节展示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细心,同时也暗示了家庭伦理中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原则。 接下来,“日祗日祗,敬亦慎止”这句话表达了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尊敬、谨慎相处。这里,“日祗”可以理解为每天都要恭敬地对待对方,而“敬亦慎止”则强调了这种恭敬和谨慎的重要性,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靡专靡有,受之父母”这两句诗表达了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尊重、不专权独断,这是家庭伦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同时,这也是对父母的尊重和感恩的表现。 在诗歌的中间部分,“鸣鹤匪和,析薪弗荷。隐忧孔疚,我堂靡构。”这几句诗描绘了一种困境,就像一只鸣叫的鹤没有和它一起鸣叫的伙伴,就像一根木头无法承受重任。这暗示了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支持和合作,导致家庭关系紧张,无法构建一个稳固的家庭结构。 最后,“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庭伦理和道德规范的重视,认为只有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家庭成员。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的责任感和自我反省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描绘家庭场景、表达家庭伦理和道德规范、描绘困境和自我反省等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家庭伦理的深刻理解和对家庭的责任感。这首诗歌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