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二月江南山水路 - 唐,吕岩

二月江南山水路。
李花零落春无主。
一个鱼儿无觅处。
风和雨。
玉龙生甲归天去。
《卜算子·咏梅》是宋朝朱淑真的诗作。 全文如下: 春到江南早。花满池塘沼。 昨夜东风入梦寒,瘦损梅花小。 蜂蝶舞轻狂。粉泪盈盈掉。 寂寞堂前日又曛,斜倚栏干悄。 这首咏梅词,是宋代女词人朱淑真的一首咏梅词,词中借梅花以自喻,借咏梅以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词的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在江南早春中,它比其他的花早开,却比其他的花瘦损了。词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梅花刻画得如此形神兼备,通过写梅花之孤独而无助,表达出词人自己的不如意的现实遭遇。 下片词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将梅花刻画得如此生动可爱,从而表达出词人不向命运屈服的顽强精神。“蜂儿蝶儿”本是热闹的象征,而这里却恰恰相反,表现了环境的冷落甚至凄清。“粉泪盈盈”四字是神来之笔,它不仅描摹出花的形态,更赋予了花以感情,“盈盈”二字将泪珠的闪烁不定与花瓣轻盈联结起来,“粉”字说明泪珠的颜色,给人一种似有若无的朦胧感,形象生动。“寂寞堂前日又曛”,一个“曛”字写出了日色昏黄,如词人愁苦的心情。最后一句“斜倚栏干悄”以景语作结,写出词人借倚栏干凝望远方的愁绪和寂寞无人的孤独感。 全词笔调婉转有致,巧用拟人手法表达出词人的幽思。无论是意象的选择还是意境的构造上都具有极高的艺术功力。这首词含蓄隽永,韵味深长。这也许是它的一个特点。作者以花写人,把自己的孤苦寂寞的处境、柔弱多病的身世和艰难坎坷的现实与不畏强权、不怕压迫、不甘寂寞的品格揉合到一起,使得词中的形象具有了深切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