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赠卢谌 - 魏晋,刘琨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

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

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

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

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

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雠?

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

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

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

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

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一种怀才不遇之情。但实际上,即便在这种不遇之时,怀才者内心深处仍潜藏一种积极的向往。对于统治者来说,得到人才,就如同得到悬璧那样重要,如能得到贤臣,则如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等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样,对国家、对事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诗中运用了许多历史人物的事例,来证明只要君臣协力,则功业成就、人才得以施展的可能性极大。这就是诗人“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之深切愿望。诗人说“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这里的“周”,代指西周。这是由于在历史上,西周因为得到了文王、武王这样的圣贤之臣而兴旺起来的缘故。诗人在慨叹自己不能得到明主垂顾的同时,也是在对明主发出呼唤:应该到怀才者这个广阔的求贤求才的舞台上来寻找人才了。 “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诗人借秋天的景象表达了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伤感之情。“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则是对人生坎坷、仕途艰难的感慨。“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表达了作者由怀才不遇到实现理想的欢快心情。 这首诗具有民歌的某些特点,如篇幅短小,语言朴实,但内蕴丰富。此诗虽有歌谣的痕迹,但绝非一时能完成的。它应该是在长期积淀中形成的。诗人善于用典,用得自然巧妙,不见斧凿痕迹。如“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邓生”即三国时有名的隐士邓玄德,“相求”即主动投靠诸葛亮以求辅佐明君。再如“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运用《淮南子》中有关太阳与功业关系的典故。可见诗人用典是十分准确的。 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明快生动。“握中有悬璧”的“握”字、“本自荆山璆”的“璆”字、“白登幸曲逆”的“幸”字、“夕阳忽西流”的“忽”字等都显得十分灵动、传神。 此诗在结构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惟彼太公望……安问党与雠”等句将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进行了对比。在对比中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只要君臣协力、人才得用,则功业可成;反之,即使有满腹经纶、济世之才也是枉然。这种对比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思想和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它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形象、清新的语言和明快动人的节奏,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望和对时局的忧虑,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