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树 - 明,王廷相

芳树不自惜,与藤相萦系。
岁久藤枝繁,见藤不见树。
《芳树》是明代诗人王廷相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色,通过对芳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喜爱之情。 首句“芳树何年到”,以设问的方式开篇,引发读者的思考。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在思考这美好的景色何时才能到来。这里的“芳树”指的是春天里盛开的花朵,寓意着美好的时光。 第二句“春风十里香”,承接上句,回答了诗人的疑问。春风带来了花香,使得整个大地都弥漫着芬芳的气息。这里的“十里香”形象地表现了春风的威力和花香的浓郁。 第三句“桃花红似火”,通过对桃花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桃花盛开时,花瓣红艳如火,给人一种热烈、奔放的感觉。这里的“桃花”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生活。 最后一句“绿柳舞春风”,描绘了绿柳在春风中摇曳的景象。绿柳与桃花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春天的美丽画卷。这里的“绿柳”象征着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整首诗通过对芳树、春风、桃花、绿柳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中还运用了设问、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