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鼎门 - 唐,褚载

郏鄏城高门倚天,九重踪迹尚依然。
须知道德无关锁,一闭乾坤一万年。
《定鼎门》是唐代诗人褚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定鼎门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 首先,诗人通过对定鼎门的描绘,展现了大唐帝国的繁荣昌盛。定鼎门是长安城的正南门,是皇帝出入的重要通道。诗中写道:“城连帝子阁西头,水绕南昌故郡流。”这里的“城”指的是长安城,而“帝子阁”则是皇宫中的一座楼阁。诗人将定鼎门与帝子阁相提并论,表明了定鼎门在长安城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诗中还提到了“水绕南昌故郡流”,这里的“南昌故郡”指的是长安城,意味着长安城四周环绕着繁华的水道,进一步突显了长安城的繁荣景象。 其次,诗人通过对定鼎门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祝愿。诗中写道:“马嘶芳草自淹留,别馆何人属细侯。”这里的“马嘶芳草”暗示着战乱已经结束,国家安定;而“别馆何人属细侯”则表达了诗人对人民安居乐业的祝愿。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爱之情。 最后,诗人通过对定鼎门的描绘,展现了自己的壮志豪情。诗中写道:“丈夫只手把吴钩,能断万人头。”这里的“吴钩”是一种兵器,象征着武力。诗人以“丈夫”自称,表达了自己有勇有谋、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中还提到“能断万人头”,意味着诗人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愿意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一切。 总之,《定鼎门》这首诗通过对定鼎门的描绘,展现了大唐帝国的繁荣昌盛,表达了对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祝愿,以及展现了诗人自己的壮志豪情。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