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乐平苗明府 -
唐,卢纶
累职比柴桑,清秋入楚乡。
一船灯照浪,两岸树凝霜。
亭吏趋寒雾,山城敛曙光。
无辞折腰久,仲德在鸳行。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在异地他乡的清秋时节,对家乡和仕途的思念之情。
首句“累职比柴桑”,诗人自比陶渊明,表达了自己在仕途上的不断升迁,如同柴桑在庐山脚下的陶渊明,也曾在庐山一带做官。诗人在此将自己与陶渊明并列,显示出他的志向和陶渊明颇为相似,希望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同时,又不失高尚的节操。
“清秋入楚乡”,描绘了异乡清秋时节的景色,使读者感受到诗人身处异地他乡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一船灯照浪,两岸树凝霜”,这两句描绘了异乡的夜景,一船灯火在浪涛中摇曳,两岸的树木凝结着寒霜,生动地描绘出清秋夜晚的寂静和寒冷。
“亭吏趋寒雾,山城敛曙光”,诗人通过描绘晨雾中的亭吏和山城的景象,进一步表达了离乡背井的苦闷和无奈。
“无辞折腰久,仲德在鸳行”,最后两句是诗人对人生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表示自己并不后悔为了仕途而折腰于权贵,因为他的志向是像诸葛孔明那样,为国家和人民尽忠职守。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异乡景色的描绘和对仕途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仕途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诗人的自我反思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