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 唐,宋之问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
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
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
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
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
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春天的宴会和庆祝活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一些解读: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这两句诗描述了春天的宴会在清澈的池塘边举行,波涛荡漾,宫殿如画。春天的到来使得整个场景变得生机勃勃,给人一种愉快和欢快的感觉。 “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这里描绘了人们在池塘上划船,船儿穿越雕刻成石鲸形状的桥梁,船帆轻拂着斗牛星座,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畅游天际的感觉。 “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这两句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随着节气的结束,蓂荚全数凋落,暗示着季节的更替。而柳树在春天迟迟不发芽,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即将到来。 “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一种神秘的仪式或活动,如沐浴在海水中或辨认焚烧后的灰烬。这可能象征着一种超越现实、寻求真理或领悟的体验。 “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最后两句诗则是在赞美古代的文人墨客和帝王。在这里,“镐饮周文乐”指的是周文王的宴饮之乐,“汾歌汉武才”则赞扬了汉武帝的才情和风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宴会和庆祝活动的赞美,以及对古代文人墨客和帝王的敬仰。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越现实、寻求真理或领悟的追求。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