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行路难 - 唐,卢照邻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
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
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舆恒阗咽。
若个游人不竞攀,若个倡家不来折。
倡家宝袜蛟龙帔,公子银鞍千万骑。
黄莺一向花娇春,两两三三将子戏。
千尺长条百尺枝,丹桂青榆相蔽亏。
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
巢倾枝折凤归去,条枯叶落狂风吹。
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讵知。
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
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
汉家陵树满秦川,行来行去尽哀怜。
自昔公卿二千石,《渭桥折柳寄长安故人》是一首寄赠友人的诗。诗歌首先描写渭桥边所见枯木横槎,这个“卧”字可谓独到之极,它既说明渭桥已无车马之迹,更揭示了长安城的繁盛已成过去。作者回首当年长安城内车水马龙的热闹繁华景象,对“万古摧残”的枯木表达了无限感伤之情。最后诗人由枯木的“万古摧残”联想到人世的盛衰无常,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开篇两句便勾勒出一幅渭桥边荒弃不用的枯木横槎图,以引起下文对往昔的追忆。 “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二句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枯木曾经勃发的生机与艳丽。这两句与下文的“香车玉舆恒阗咽”等句都化用杜诗,贴切而自然。 “倡家宝袜蛟龙帔,公子银鞍千万骑。”上句化用杜诗“朝回日转属车稀”句意,表明随着时过境迁,游人渐少。“黄莺一向花娇春”,表面写花娇欲放、莺儿啭声的明媚春光,暗自抒发了诗人昔日游赏时的快意。 这首诗中间两联精妙绝伦。不仅炼字、对仗工整,更主要的是这些描写把昔日繁华景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诗人由“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讵知”的枯木联想到人世的盛衰无常,发出了“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的浩叹,从而表达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对仗工整妥帖,情景交融,是一首优秀的五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