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抚峒猺歌 -
宋,颜得遇
率土王民乐陶陶,犬戎亦民今婆娑。
适正人天依中和,日月不老朝山河。
《招抚峒猺歌》是宋代颜得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峒猺族人民在宋朝官员的招抚下,从山中走出来,接受朝廷的统治和教化的情景。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峒猺族人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美好愿景。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归顺郎君十峒深,
峒官多是旧平人。
年来抚字功多少,
安集都无一点尘。”
这首诗的首句“归顺郎君十峒深”,描述了峒猺族人民生活在深山之中,与外界隔绝。第二句“峒官多是旧平人”,说明峒猺族人民原本就是普通百姓,只是因为历史原因而流离失所,被迫居住在深山之中。第三句“年来抚字功多少”,表达了宋朝政府对峒猺族人民的关怀和扶持,通过招抚政策,使得峒猺族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最后一句“安集都无一点尘”,则描绘了峒猺族人民在宋朝政府的招抚下,走出深山,过上了安定和谐的生活。
总之,《招抚峒猺歌》这首诗通过对峒猺族人民生活状况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峒猺族人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美好愿景。这首诗也反映了宋朝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关怀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