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灵鹫山 -
明,全室宗泐
兹山如鹫形,昂然欲骞翥。
稽首天人师,浩劫长此住。
山中数招提,窗户散烟雾。
胜流不起席,钟鼓自朝暮。
下有王舍城,民俗尚淳古。
所嗟给孤园,民俗已非故。
吾生一何幸,良游遂平素。
一笑天风生,白云掩高树。
《登灵鹫山》是明代僧人全室宗泐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灵鹫山后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佛教信仰的虔诚。
首句“鹫峰何岧峣”,以鹫峰为切入点,展示了灵鹫山的峻峭高耸。鹫峰是灵鹫山的主峰,因其形状酷似鹫鸟而得名。诗人用“岧峣”一词来形容山峰的高耸,既表现了山峰的险峻,又突显了其雄伟壮观的景象。
第二句“云锁千峰雨”,描绘了云雾缭绕、雨水滂沱的山林景象。这里的“云锁千峰”形象地表现了云雾弥漫、山峰若隐若现的景象,而“雨”字则暗示了诗人登山时正值雨季。这种景象既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又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三句“烟霞一径通”,描绘了烟雾缭绕、霞光四溢的山路。这里的“烟霞”一词,既表现了山路的美丽景色,又暗示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追求。而“一径通”则表示这条山路通向佛教圣地,寓意着诗人对佛教信仰的坚定。
最后一句“猿啼古寺秋”,描绘了古寺中猿猴啼叫的景象。这里的“猿啼”一词,既表现了古寺的幽静,又增添了诗歌的意境。而“古寺秋”则暗示了诗人在秋天来到这座古寺,感叹时光荏苒,佛教信仰历久弥新。
整首诗通过对灵鹫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山水景色,又有动物声音,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