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书院谒侯处士像 - 宋,巫伋

斋粮资讲舍,遗像拜山中。
不尚神仙术,特存儒者风。
斯文真未丧,吾道岂终穷。
为忆皋比拥,庭前古木丛。
《茅山书院谒侯处士像》是宋代诗人巫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茅山书院拜访侯处士的画像时,对侯处士的敬仰之情和对道家文化的赞美。 首句“真人读何书”,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主题,引发读者的思考。这里的“真人”指的是侯处士,他是一位道家学者,因此这里的“书”指的是道家的经典著作。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侯处士学识渊博的敬佩之情。 第二句“一叶凌浩溔”,形象地描绘了侯处士的学问如同一片叶子漂浮在浩渺的大海上,显得微不足道,但却能乘风破浪,显示出侯处士的学识虽然不为人知,但却有着无穷的力量。 第三句“时有清风至”,暗示着侯处士的学问如同清风一般,能够吹拂人们的心灵,给人们带来启迪和智慧。这里的“清风”也象征着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清静、无为、自然等。 最后一句“岁月不可追”,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句话意味着侯处士的学问虽然珍贵,但时间却无法倒流,人们无法回到过去去学习他的智慧。这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努力学习,以免将来后悔。 整首诗通过对侯处士画像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道家文化的敬仰和对侯处士学识的赞美。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