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明月禅院二首 -
宋,释赞宁
参差峰岫昼云昏,入望交萝浊浪奔。
震泽涌山来北岸,华阳连洞到东门。
日生树挂红霞脚,风起波摇白石根。
闻有上方僧住处,橘花林下采兰荪。
《寄题明月禅院二首》是宋代僧人释赞宁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明月禅院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首先,诗人通过对明月禅院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诗中写道:“水浸菩提坐,风传戒定香。”这里的“水浸菩提坐”形象地描绘了僧人在清澈的水中静坐修行的场景,而“风传戒定香”则表现了寺院中弥漫着的虔诚氛围。这种宁静的氛围使得诗人心生向往,想要投身于禅宗修行之中。
其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诗中写道:“松声入耳心常静,山色沾衣意自闲。”这里的“松声入耳心常静”表现了诗人在听到松涛之声时,内心感受到的宁静与安详;而“山色沾衣意自闲”则表现了诗人在欣赏到美丽的山景时,内心的愉悦与悠闲。这种对自然的赞美,使得诗人更加坚定了修行的决心。
最后,诗人通过对禅宗修行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渴望。诗中写道:“此生已许僧家事,欲向何门说是非。”这里的“此生已许僧家事”表明诗人已经决定投身于禅宗修行,而“欲向何门说是非”则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无奈与厌倦。这种对禅宗修行的向往,使得诗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
总之,《寄题明月禅院二首》这首诗通过对明月禅院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