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韦使君送归山之作 - 唐,丘丹

侧闻郡守至,偶乘黄犊出。
不别桃源人,一见经累日。
蝉鸣念秋稼,兰酌动离瑟。
临水降麾幢,野艇才容膝。
参差碧山路,目送江帆疾。
涉海得骊珠,栖梧惭凤质。
愧非郑公里,归扫蒙笼室。
《奉酬韦使君送归山之作》是唐代诗人丘丹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未得从师去,人间万事劳。 云门不可见,山木已应高。 向日开柴户,惊秋问敝袍。 何由宿峰顶,窗里望波涛。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韦使君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纷扰的向往。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人在开头两句“未得从师去,人间万事劳”中,表达了自己未能跟随韦使君学习道法的遗憾,以及在尘世间所经历的种种艰辛。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显了诗人对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 接着,诗人在第三、四句“云门不可见,山木已应高。向日开柴户,惊秋问敝袍。”中,描绘了自己未能见到韦使君的遗憾,以及自己孤独地生活在山林之中的情景。这里的“云门”和“山木”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别代表了韦使君的高洁品质和山林的幽静环境。而“向日开柴户,惊秋问敝袍”则表现了诗人在山林中过着简朴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 最后,诗人在第五、六句“何由宿峰顶,窗里望波涛。”中,表达了自己渴望能够登上山峰,从高处俯瞰大海的愿望。这里的“峰顶”象征着高洁的境界,而“波涛”则代表着浩渺的世界。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隐居山林、超脱尘世的向往。 总的来说,《奉酬韦使君送归山之作》这首诗通过对韦使君的感激之情和对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超脱的精神境界。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