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引字 - 唐,元晟

吾见夫子德,谁云习相近。
数仞不可窥,言味终难尽。
处喧虑常澹,作吏心亦隐。
更有嵩少峰,东南为胜引。
这首诗《吾见夫子德,谁云习相近。数仞不可窥,言味终难尽。
处喧虑常澹,作吏心亦隐。更有嵩少峰,东南为胜引。》是作者对夫子的赞美之词,表达了对夫子的道德品质的敬仰之情。 首两句“吾见夫子德,谁云习相近。”表达了作者对夫子高尚品德的深刻认识,以及“习相近”的谦逊态度。作者认为,与夫子相处,他的品德深深地感染了自己,仿佛与生俱来一般。 “数仞不可窥,言味终难尽。”表达了作者对夫子学识的敬畏,他形容夫子的学识高深莫测,言语的滋味总是难以完全领会。这既是对夫子学识的赞美,也是对自身学识浅薄的自谦。 “处喧虑常澹,作吏心亦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夫子处世态度的赞赏。夫子能够冷静处理喧闹的事情,即使在官场之中也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处世之道。 最后两句“更有嵩少峰,东南为胜引。”是对夫子居处的赞美。作者认为嵩山少林寺一带的美景,在夫子的引领下变得更加美好。这既是对夫子居处的赞美,也是对夫子高尚品德的进一步肯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夫子的品德、学识和居处,表达了作者对夫子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夫子的敬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