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峰·望霞光 -
宋,阎伯敏
东皇君来流晓霞,莫看西北王母家。
云华夫人王母女,肯为庙食留三巴。
《十二峰·望霞光》是宋代诗人阎伯敏创作的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这首诗以描绘十二峰的美景为主线,通过对山峰、云雾、霞光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首句“十二峰头月欲低”,以月亮为引子,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十二峰。月色朦胧,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同时,月亮的低落也预示着夜晚即将过去,新的一天即将到来。
第二句“二十四桥影参差”,通过描绘二十四桥的倒影,展现了水面的波光粼粼。二十四桥是扬州著名的景点,这里用它来代表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桥影参差,形象地表现了水面的波动,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江南水乡之中。
第三句“云间仙子笑嫣然”,以仙子的形象,表现了云彩的美丽。仙子在云间欢笑,给人一种神秘、梦幻的感觉。这里的仙子形象,既表现了云彩的美丽,又赋予了云彩生命力,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第四句“天际霞光映翠微”,通过对天际霞光的描绘,展现了早晨的美丽景色。霞光映照在青山之上,使山峦变得更加美丽。这里的“翠微”一词,既表现了山峦的美丽,又暗示了春天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十二峰、二十四桥、云间仙子、天际霞光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使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这首诗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