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趣十二首 - 宋,郑刚中

幽趣无人会,池塘又吐青。
云间万里客,竹下一门扃。
空翠侵书帙,飞花入草亭。
杖藜寻柏子,慢火待馀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幽雅的田园风光画卷。诗人以池塘、云间、竹下等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幽趣无人会”,表明诗人所欣赏的美景并非人人都能理解和欣赏,这种幽趣只有诗人自己能够体会。接下来的“池塘又吐青”,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池塘水草生长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第二句“云间万里客,竹下一门扃”,诗人以“云间万里客”自喻,表示自己是一个行走在天地间的旅人,而“竹下一门扃”则暗示着诗人找到了一个可以避世的地方,即竹林下的小屋。这里的“一门扃”意味着闭门谢客,与外界隔绝,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 第三句“空翠侵书帙,飞花入草亭”,诗人通过描绘书帙上的空翠和草亭中的飞花,表现了自己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这里的“空翠”和“飞花”都是自然景物的象征,寓意着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最后一句“杖藜寻柏子,慢火待馀馨”,诗人以杖藜寻柏子的形象,表现了自己在田园生活中的悠然自得。而“慢火待馀馨”则暗示着诗人在这里过着闲适的生活,享受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时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一幅宁静、幽雅的田园风光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