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泉 - 唐,杨发

半空飞下水,势去响如雷。

静彻啼猿寺,高凌坐客台。


耳同经剑阁,身若到天台。

溅树吹成冻,凌祠触作灰。


深中试楖栗,浅处落莓苔。

半夜重城闭,潺湲枕上来。
这首诗的标题是《飞流泉》,它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比喻,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叹。 首句“半空飞下水,势去响如雷”,形象地描绘了瀑布从半空飞落而下的情景,其势如雷,生动地表现了瀑布落下时的巨大声响。这句诗为读者展示了瀑布的高悬和气势。 “静彻啼猿寺,高凌坐客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瀑布的清澈和高度。在静谧的环境中,瀑布的声音穿透一切,直达猿寺,使得瀑布的声音更加清晰可闻。同时,瀑布的高峰也凌驾于客台之上,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耳同经剑阁,身若到天台”两句,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瀑布声与剑阁、天台相比较。瀑布声如同经过剑阁、到达天台的声音,生动地表现了瀑布声音的巨大和深远。 “溅树吹成冻,凌祠触作灰”两句,描绘了瀑布溅起的水花在空气中凝结成冰,落在祠庙上化作尘埃的情景。这两句进一步突出了瀑布的高悬和寒冷的气候环境。 “深中试楖栗,浅处落莓苔”两句则转向了对瀑布深处的描绘,诗人似乎在尝试着去触摸那些深处的石头,而在浅水处则落满了青苔。 最后,“半夜重城闭,潺湲枕上来”两句,诗人描绘了瀑布流淌在半夜时分关闭的重城之内的情景,潺潺的流水声在枕上清晰可闻,进一步突出了瀑布的声响和存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比喻,展示了瀑布的高悬、清澈、寒冷的气候环境以及其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声响。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叹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