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禁城 -
唐,刘复
日没路且长,游子欲涕零。
荒城无人路,秋草飞寒萤。
东南古丘墟,莽苍驰郊坰.黄云晦断岸,枯井临崩亭。
昔人竟何之,穷泉独冥冥。
苍苔没碑版,朽骨无精灵。
俯仰寄世间,忽如流波萍。
金石非汝寿,浮生等臊腥。
不如学神仙,服食求丹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落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
首句“日没路且长,游子欲涕零”描绘了夕阳西下,道路漫长,游子孤独无依的心情。这里的“游子”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也可以理解为所有在外漂泊的人。
接下来的几句诗,通过描绘荒城、秋草、寒萤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荒凉落寞的氛围。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东南古丘墟、莽苍驰郊坰等地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更迭。
“黄云晦断岸,枯井临崩亭”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破败。黄云晦暗,象征着不祥之兆;断岸枯井,象征着人类文明的衰落。
“昔人竟何之,穷泉独冥冥。苍苔没碑版,朽骨无精灵。”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人物的怀念和对生命消逝的感慨。昔人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留下无人问津的墓碑和腐朽的尸体。
“俯仰寄世间,忽如流波萍。金石非汝寿,浮生等臊腥。”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常和虚无的认识。人生就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无法把握。金石虽然坚固,但也无法抵挡时间的侵蚀,人的寿命终究是有限的。
最后一句“不如学神仙,服食求丹经。”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逃避,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