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快乐传递快乐的团日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传递“快乐人文”精神,分享快乐,发现快乐。
二、活动时间:二零xx年十一月中下旬
三、活动地点:杭州市西湖景点旁
四、活动对象: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新闻零九一班全体同学
五、活动背景:
在浙江树人大学建校二五年周年之际,人文学院向全院学生征集活动方案,希望能将“快乐人文”的精神传播的更远更广,让更多的人在压力颇重的今天体会到最纯真的快乐,谨此为树大二五周年校庆献礼。
六、活动目的与意义:
一、此次团日活动既能对外展现出树大大学生群体的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也可让“快乐人文”精神广泛流传,使越来越多的人在找到快乐的同时熟悉树大。
二、“实践出真知”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可以让快乐得到传递,丰富广大同学的课余生活,锻炼新闻零九一班同学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奉献精神,提高我们的'内在修养,使自己拥有当代大学生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要求。
三、 此次团日活动在体现树大学生和谐奉献精神的同时,可以促进树大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提高树大的文化软实力。为二十五年校庆做出贡献。
四、 通过这次活动,也将会扩大新闻零九一班的影响力,提高班级同学的自信度,增强班级凝聚力与战斗力,同时我们将会从同学中得到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为新闻零九一班以后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帮助。
七 、活动形式:以“街头服务”的方式与广大群众搭建快乐平台,发现快乐,传递快乐,分享快乐。
八、 活动流程:
<一>前期的鼓气宣传和工作分配:(十一月初)
一、召开主题班会,先明确出“快乐人文”的宗旨、定义,再积极讨论,定下“发现快乐,传递快乐”活动的指导思想、形式、内容等大的框架。
二、召集本班班干部开会,具体探讨此次活动的具体流程,人员的大致分工以及要准备的东西、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细则。并让班干部进行再次宣传,使得这次活动深入人心。
三、再次召开班级会议让全体同学对此次活动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方便活动的后续成功进行以免出现现场秩序的混乱,同时也对全体同学鼓起气,明确一种服务的态度。
四、开始着手人员的具体调配。将班级内四九名同学分成三个大组,编号为一、二、三。人数分别为二零、二零、九。每人分发一顶大红色、印有活动主题的帽子。其中第一、二两组的活动方式相同,主抓“传递快乐”,活动地点固定,分别位于西湖风景区两个人员密集地,两组之间相隔约五零零米。第三组主抓“发现快乐”,活动地点流动,但只局限于在一、二两组中间的间隔区域内活动。第一、二组又分别将组内人员分成A、B、C三组。其中A组有五人,负责请来往行人在印有“快乐人文”、“寻找快乐、传递快乐”等字样的横幅上签名。B组有一零人,负责送给过往行人印有笑脸、及活动主体的大红色气球并将笑脸贴片在征得同意后贴在路人手臂上。C组有五人,配备有相机、话筒,对签过名的或接受我们气球、笑脸贴片的路人进行采访,提几个与活动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第三组内部也分为a、b、c三个部分。其中a组为五人,负责抓拍视野之内的一切能看作快乐的场景。b组有二人,负责向被抓拍的人们送上一本特制的精美“快乐证”。C组有二人,负责拍摄组内人员工作时的镜头,并采访被发了“快乐证”的人。
五、购买或租借活动所需物件。
<二>中期“发现快乐,传递快乐”活动开展阶段:(十一月中下旬)
一、活动开始于当天中午一二点左右。一、二两组先找到合适的活动固定点,第三组迅速分布于一、二两组之间。
二、三个小组按分工安排各自开展工作。
三、下午四点左右清理场地,收拾物件,打道回府。
<三>后期总结和安排:
一、对此次活动中运转资金进行核实结算并予以公布。
二、召开班级会议,对此次活动进行分析总结,吸纳同学们的宝贵意见。同时仔细分析此次活动中的利弊,为以后的活动积累经验。
九、活动所需物件
一、五五只印有活动主题及树大标志的大红色鸭舌帽
二、二幅印有活动主题及树大标志、长约三米的大红色横幅
三、二零支黑色签字笔
四、四零零张黄色笑脸贴片
五、四零零只印有活动主题及树大标志的大红色气球
六、特制精美“快乐证”一零零本
七、一三台数码相机,一台专业相机
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新闻零九一班班委、团支部
二零xx年一一月一三日
推荐阅读: 发现 团日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