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句读书的名言 励志名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知识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关于读书的名言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励志人生小编为你分享的是写一句读书的名言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y3n中文字网

写一句读书的名言最新

一) 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宋)黄庭坚y3n中文字网

二)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神童诗·劝学》y3n中文字网

三)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y3n中文字网

四)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y3n中文字网

五)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y3n中文字网

六) 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y3n中文字网

七) 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y3n中文字网

八) 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茨威格y3n中文字网

九) 书籍是前人的经验。——拉布雷y3n中文字网

一零)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y3n中文字网

一一)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y3n中文字网

一二) 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y3n中文字网

一三)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y3n中文字网

一四) 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碰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y3n中文字网

一五)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y3n中文字网

写一句读书的名言精选

一)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y3n中文字网

二) 除了野蛮国家,整个世界都被书统治着。——福尔特尔y3n中文字网

三) 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寇第斯y3n中文字网

四) 我读书总是以少为贵,从不贪多。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y3n中文字网

五) 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y3n中文字网

六)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y3n中文字网

七) 书籍用得好的时候是最好的东西;滥用的时候,是最坏的东西之一。——爱默生y3n中文字网

八)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y3n中文字网

九) 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清)唐斌y3n中文字网

一零) 不好的书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伤害。——英国谚语y3n中文字网

一一) 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y3n中文字网

一二) 勤者读书夜达旦;青藤绕屋花连云。——《对联集锦》y3n中文字网

一三) 坏书如同坏朋友,能使我们堕落。——菲尔丁y3n中文字网

一四) 书籍是思想的航船,在时代的波涛中破浪前进。它满载贵重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y3n中文字网

一五)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y3n中文字网

写一句读书的名言集锦

一)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y3n中文字网

二)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y3n中文字网

三)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y3n中文字网

四)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y3n中文字网

五)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y3n中文字网

六) 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y3n中文字网

七)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y3n中文字网

八) 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y3n中文字网

九)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出色;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y3n中文字网

一零) 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y3n中文字网

一一)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y3n中文字网

一二)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y3n中文字网

一三)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y3n中文字网

一四)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y3n中文字网

一五)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y3n中文字网

一六)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y3n中文字网

一七) 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孙中山y3n中文字网

一八)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y3n中文字网

一九) 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宋)欧阳修y3n中文字网

二零) 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明)吴梦祥y3n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