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从这句话而契入悟机,彻悟后隐居大梅山。有一天,马祖派侍者去试探法常,对他说:"法常,你领悟了老师的'即心即佛',但是老师最近又说'非心非佛'呢!"法常听了,不为所动:"别的我不管,我仍是'即心即佛'。"马祖禅师听了侍者的报告,欣然颔首道:"梅子成熟了!"
古时的有道高僧说"竹影扫阶尘不动",法常既悟了"即心即佛"的道理,就稳坐泰山,即便老师真的一百八十度地改成"非心非佛",对他来说也不过是阶前的竹影因风摇曳,扫不动一点尘埃。
心一动,世间万物跟着生起,纷纷攘攘,无时或了;心一静,浮荡人生复归平静,纷争遁形,尘劳消迹。心的动态千差万别,"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心的静态是"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