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会因为相聚而快乐,因为离别而悲伤,其实任何一个人离开我们,生活始终都还在继续,陪伴我们的,除了旁人,还有自然和内心。所以别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人群里,留一些时间给自己。融入大自然,去感受从容与壮美;倾听内心的声音,去体验宁静的幸福。
用心做可能改变一生的事善于做人,旨在改变一生。无数个成功案例表明:大凡做人到位者,都为自己良好的人生局面开了一个好头,并且成为立稳人生的柱石。人生之难,在于做成心中事,而要达到这一人生规划,离开高质量的做人之道,一定溃败千里。
“舍不得过去,等不到永远,如今不必爱惜吗?”太多的人总是喜欢怀念过去、期盼将来而不懂得活在当下。昨天已成为历史,明天尚不可知,唯有今天才是我们的最好的开始。天天做好当日事,认真活在当下,尽心就是完美。
智慧的总持是自性,不是自我的显现,所以佛说“无眼耳鼻舌身意”。众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在二元对立的现象中不停地取舍,所以无法体会空性。
如果我们时时带着自己的分别念去判断他人,就会觉得别人的言行都是过失。但若能带着一把镜子时时反观自己的内心,那即便是在地狱中见到恶人,也会觉得他是一个善人。我们平常觉得某人不好,但在懂得调伏自己内心的人面前,他一切都是好的。因此所谓的“和谐”并不在心外,而在于自己的清净心之中。
有些事你非要弄个明白,也许会使自己很疲惫,而结果往往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因此也就没有必要任何事情都打破沙锅问到底。
常常,当一件事情发生,而我们没有办法处理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面对它、承受它、解决它、放下它。我们知道,当身体背负重担的时候是很累的,也很难走远;而我们的心灵也是如此。当内心承载太多东西的时候,也会很累,并且再难前行。只有放下心里的负担,自心轻松,我们才能做好当下该做的事情。
来往返回地磨练,等弟子身上粗重的习气磨掉后,你才能建立内心对师父完全的“信任”,这时师徒间才会有传承性特质的沟通。这时你才有能力感受和领悟到师父语笑言谈中无尽的悲心,你才能体会师父为弘法利生一路走来的苦难与辛酸,你才能看懂师父的钵中饭,杯中茶,笑中泪。弟子难,为师更难。
现代的人好象特别脆弱,报纸上天天报道众多名人得抑郁症,这些人一定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别一个极端。正因为踌躇满志,才坚信自已是完美的,是无所不能的,如果受到一点挫折,就会变得极度自卑,甚至失去继续生活的勇气。为自己找一个准确的定位,享受生活乐趣。
一